• <output id="qqos1"></output>

  • <output id="qqos1"><nobr id="qqos1"></nobr></output>
    <ins id="qqos1"></ins>

  • <menuitem id="qqos1"></menuitem>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央视跨年晚会上的这些面孔,背后故事令人动容!

    0人留言
      12月31日晚,《启航20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在台州梦创园拉开大幕,绚烂的灯光秀、精彩的舞美、动人的歌舞和小品节目……精彩纷呈的舞台让屏幕前的观众激动不已。将近4个小时的晚会里,出现了不少面孔,他们每一个人都与橘乡大地有着不解的缘分和深厚的情谊,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根植乡土 筑就美丽乡村梦——杨贵庆教授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简单地推倒重建,古村落、古建筑承载的是历史和浓浓的乡情。2012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杨贵庆受邀来到黄岩,帮助政府规划美丽乡村建设。
      在杨贵庆的指导下,屿头乡沙滩村成为第一个破茧重生的古村,修旧如旧的古建筑被注入新功能,一批特色店铺随之涌现,外出的村民选择回乡发展,馒头店、米酒店、民宿陆续开业,乡村振兴学院落地沙滩,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村民生活也逐渐变好。
      如今,杨贵庆教授依旧深耕黄岩乡野文明,持续为西部山区规划设计了屿头乡前礁村“宋韵文化园”、宁溪镇乌岩头村“半山半水泮云间”等改造项目。
      一顶草帽、一个布袋、一根竹杖,10年来,杨贵庆作为黄岩美丽乡村“首席规划师”,两周一趟往来于上海和黄岩之间,风雨无阻,率领师生团队,奔波于山水村落之间,为黄岩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了一个又一个蓝图。
      以梦起源 以创为新——吴志强院士团队


      此次晚会的举办地“台州梦创园”位于台州重要的地理坐标“三江口”,是黄岩“永宁江科创带”上点缀的一颗明珠,也是黄岩校地合作模式的又一硕果。台州梦创园的规划设计出自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团队,吴志强院士曾担任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是著名城市规划专家。
      此前,台州梦创园只是一处老旧的水泥制品厂,如何将一个功能单一的工业空间转化成一个复合型的创新空间,是台州梦创园设计的重点,吴志强院士多次到现场指导,因地制宜优化细节,完善方案。
      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造,承载台州工业4.0发展愿景的“台州梦创园”应运而生。聚焦“工业4.0”这一核心,园区内原有的钢结构厂房、锅炉、散装水泥罐等建筑以及结构给予部分保留,通过设计创意、破立平衡间演化出全新的功能,彰显独特工业之美。
      此外,园区的灯光设计非常惊艳,充分考虑到人与光的互动性、光影投射的程序性,呈现出魔幻主义的色彩。
      作为台州工业4.0首建区,台州梦创园虽刚起步,核心区面积86亩,但它如同一只停留在三江口的蝴蝶,正待扇动翅膀,策动整个永宁江科创带乃至台州的工业4.0变革效应。黄岩正以打造台州梦创园为契机,配套发展相关数字创意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步伐,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助推幸福产业发展 做好心灵疗愈师——清华院士团队倪子君


      民众幸福感提升,经济的增长是基础,但心灵的满足感也必不可少。今年,黄岩依托校地合作模式,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合作建设“永宁幸福中心”,通过打造数字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育积极社会心态,提高民众幸福感,助推共同富裕。
      在晚会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倪子君就提到“要让心理科学理论落地”。永宁幸福中心落成后,将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届时,社会团体和个人均可预约参观学习。同时,依托永宁幸福科学馆,黄岩将借助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专家教授团队力量,向全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人员开展积极心理学的培训和推广,努力实现全社会层面的精神共富。
      科技兴农奔共富——柑橘产业领头人田生科


      甜蜜的橘子,就像黄岩橘农如今越来越甜的生活,当晚,浙江大学副教授田生科带着他在橘乡大地上孕育出的蜜橘登上了舞台。田生科是“植物营养和环境修复”领域的专家,2018年,他带领团队扎根宁溪镇岭根村,建起了数字柑橘实验室和200亩科研基地,成为全省首批、黄岩首个数字农业工厂试点示范,“精品柑橘绿色智慧栽培模式”研究成果也在黄岩全区推广开来。
      田生科还在宁溪镇建立了我区首个农业领域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带领研究人员在当地完成根域限制栽培体系、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智慧物联网、“红美人”堆肥技术等一些柑橘前沿的种植技术课题,探索推进柑橘种植的新模式。
      田生科教授的“未来橘园”,打开了“新农民”的视野,催生出宁星家庭农场、深山源乡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综合体,带领黄岩橘农一起走向共同富裕。
      精益求精 创新引领——精诚时代集团总经理寿晓冬


      对于黄岩而言,模具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在共富集市中,精诚时代集团总经理寿晓冬带来了由旗下的浙江精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智能纳米调光玻璃。该公司是国际上第二家掌握悬浮纳米粒子控光智能玻璃技术的企业,打破了美国对该项技术的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此前,精诚时代集团已经在创新这条路上深耕许久,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企业贯彻着诚信经营、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逐渐成长为全球挤出平模头的领军企业,多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挤塑行业领域空白,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把奉献社会牢记在心,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并引领企业创新共富机制,找准“扩中”“提低”发力点,滚动“共富雪球”,让企业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红利。
      追着太阳种西瓜——卢灵锋


      西瓜种植大户卢灵锋,是黄岩区第十四届、十五届政协委员、上垟乡乡贤联谊会副会长,曾获台州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黄岩区现代农业建设“十大标兵”等荣誉。
      2003年,25岁的卢灵锋从海军部队退伍转业,他毅然放弃在烟草专卖局稳定的工作,加入到外出瓜农的队伍中。
      追着太阳种瓜,寻找财富梦想。从东海之滨的浙江台州,到天涯海角的海南三亚,19年来,卢灵锋凭借着军人的胆魄与视野,在异地他乡打拼出了一番“甜蜜事业”,“先富起来”的他不忘家乡,回馈社会,科学种瓜,带动黄岩瓜农在海南一起种瓜,发家致富。目前,他在海南拥有4个水果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达到5700多亩,为500多名在外黄岩人以及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创收约3亿元。
      “小茭白”种出“大名堂”——蒋良珍


      主持人朱迅捧在手里的茭白,出产于黄岩区北洋镇。做为代表登上晚会舞台的黄岩官岙茭白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官岙村专职女委员蒋良珍在当地有“茭白大王”之称。15年来,这位48岁的农村妇女,靠着诚信的品牌和勤劳的手,从贩卖茭白起家,开启了种植大棚茭白的致富路,还带领周边一批村民,依靠科技实现了致富梦。
      目前,官岙茭白合作社园区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00多亩,并且带动辐射周边乡镇种植茭白1700多亩,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农户人均增收8000多元。同时,为村民创造了150多个就业岗位,为妇女创造9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近3万元,带动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一人富裕不是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蒋良珍说。
      小橘灯共富工坊管理员——杨林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永宁共富集市的末尾,小橘灯共富工坊管理员杨林和一众代表高喊出这句口号,这也是宁溪镇上桧村“小橘灯”共富工坊所有人的心声。
      2021年5月,上桧村“小橘灯”共富工坊成立,主要承接浙江希乐工贸杯盖组装的工作, 30多位村民顺利实现家门口就业,特殊的一点在于,这些村民平均年龄65周岁以上,都是留守老人。为了帮助老人们尽快上手,做为管理员的杨林总是不厌其烦的为“新人”讲解组装要点,并积极协调分配工作量,认真检查每一组产品质量,让老人们劳有所得。
      去年5月至12月,该工坊共发出工资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每月3000余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5万元。
      村头小车间,就业大矿藏。2021年,黄岩区创造性探索共富之道,推行“政府搭台、产业引路、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共富模式,通过盘活村庄集体资产建设“小橘灯”共富工坊,激活农村闲置劳动力,以集体经济“水涨”带动农民收入“船高”。
      眼下,在黄岩西部山区,一盏又一盏的“小橘灯”相继亮起,也照亮了村民一张又一张笑脸。
      灯塔守护人——九零后民警翁燕敏


      在百万张脸当中找到两张相同的脸,这不是最强大脑现场,而是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民警翁燕敏的日常工作。
      作为一名“90后”,翁燕敏对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工作之余积极钻研,人脸识别技术融入到了警务实战当中,帮助侦查打击、助力被拐儿童团圆、送流浪人员回家。目前,他是全省首个警务人工智能工作室的负责人,被誉为“人脸识别仪”。从2017年6月至今,他借助通过人像识别、DNA鉴定等方式已为145个家庭实现了团圆,协助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抓获各类嫌疑人1000余人。
      今年,翁燕敏荣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他说:“我愿化为一座灯塔,为走失的人照亮回家的路。”
      教育脱贫 援藏教师——黄岩中学副校长陈俊杰


      西藏那曲是全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2016年,浙江省发起了“组团式”教育援藏行动,首批选送了45名教师组团送优质教育到雪域高原,时年25岁的黄岩中学化学老师陈俊杰就是其中之一。
      在援藏期间,面对那曲地区落后的教育事业,他所在的团队提出了“扶贫必扶制、扶贫必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教育思想,协助学校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以实际行动为草原孩子搭建起通向科学世界的一座桥梁。
      在援藏团的帮助下,拉萨那曲高级中学升学率第一次达到100%,第一批入选西藏自治区示范高中,第一次获得西藏自治区课堂教学评比团体一等奖。
      陈俊杰说:“教育振兴之时,就是西藏脱贫之日。希望有更多藏族孩子走出高原和我们一起工作,希望世界舞台上有更多藏族孩子的身影。”
      民族团结践行者——藏族同胞秦旺仁增


      在开场场景合唱《写给明天的一首新歌》的人中,有一张代表黄岩的“藏族面孔”,他叫秦旺仁增,来自云南迪庆香格里拉,藏族人,是浙江省政协委员、台州市政协常委、台州市少数民族联谊会会长、黄岩区新前街道新乡贤、浙江润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17年前,因为一段姻缘,秦旺仁增跨越3000公里来到黄岩生活、创业,与汉族妻子王超颖一起将家庭和事业经营的红红火火。
      多年来,秦旺仁增也一直致力于帮助当地存在困难的少数民族群众,致力搭建不同民族间沟通的桥梁,他在厂区里设立了1000多平方米的润兰·红石榴家园,含政协委员会客厅、民族团结促进会润兰民族服务站等区块,定期举办各民族同胞的联欢、交流等活动,并积极联系区青企协等社会资源帮助生活困难的民族同胞,与95户困难民族同胞家庭进行结对,开展“一对一”帮扶,累计提供帮扶资金80万余元,帮助20余位民族同胞子女解决就近入学难问题。
      援鄂医护人员——白衣天使何曼琪


      在《写给明天的一首新歌》中,还有黄岩医护人员的代表何曼琪,她是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护士,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优秀共产党员”“新时代最美逆行者”“逆行援鄂杰出护士”“武汉肺科医院荣誉职工”等一系列荣誉。
      2020年1月27日,何曼琪加入浙江省首批急危重症组驰援武汉,在武汉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床旁行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等高风险工作,并悉心护理危重症患者。援鄂56天,何曼琪所在队伍共护理危重症患者70人,得到肺科医院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获得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
      前路艰险,但总要有人逆行。何曼琪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共党员的担当与责任。
      八零九零青创客——黄国煌夫妇


      山水音画《春》的取景地之一,是平田乡“天空之城”茶园,这里是“85后”丈夫黄国煌和“90后”妻子黄瑜寻到的一方秘境,3年时间,他们将原本破败的黄毛山茶园打造成新晋的网红打卡地,绿水青山成为小夫妻和当地村民共同的“财富密码”,见证着所有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天空之城”由黄国煌夫妇花费两年时间,精心打造。他们通过“农旅结合”,让这1000多亩曾经被荒废的山区茶园化为一座集高山茶园景观欣赏,茶产品购销、户外拓展、农事体验及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旅基地。在这里,每年5月到10月,库区蒸腾的水汽在半山腰以上形成飘渺梦幻的云海。而天气晴朗的夏天,人们可以凭借肉眼清晰地观察到美丽星空。
      现在的黄溪村每年新增几十万的集体租金收入,比之前多出十几倍,更带动当地农产品整体销量提升,走出了一条美丽的共富之路。

    来源:黄岩发布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2018 台州城市网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576-81880190 公司名称:台州易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QQ:191987415
    亚洲无码电影小说
  • <output id="qqos1"></output>

  • <output id="qqos1"><nobr id="qqos1"></nobr></output>
    <ins id="qqos1"></ins>

  • <menuitem id="qqos1"></menuitem>